首页

umfoot玉蝴蝶

时间:2025-05-23 14:46:22 作者: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保护成效显著 浏览量:36102

 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20日电 (史玉江 陈健生)在新疆,除了自然美景,脚下千奇百怪的石头同样吸引人,大漠、河湖中更是奇石无数。

  自古至今,石头以其坚韧的实用价值和妙趣横生的文化价值一直伴随着人类。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,在恋石之人张百顺眼中,就是奇妙的大千世界。

不久前,张百顺带着他的“宝贝”参展2024第十五届新疆观赏石、和田玉精品博览会。史玉江 摄

  小院宛如小型奇石博物馆

  近日,走进新疆阿拉尔市退休干部张百顺的家庭奇石小院,只见院内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块和底座材料。

  院内小屋的石架上,分门别类摆放着形似文字、动物、人物等的奇石。其中,颜色夺目的绿彩石,形象各异的塔河石,画面丰富的菊花石,璀璨星空的陨石,让人目不暇接。搭配巧妙的一石一景、一石一物,简直就是大千世界的缩影。

  记者注意到,小院中还有一些小品石组合,根据不同的主题将石头组合,有“春夏秋冬”“梅兰竹菊”“十二生肖”等,透露出小院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。

  在张百顺的小院里,收藏的奇石有近20种、3000多块,就像一个小型的奇石博物馆。

  “自古以来,人们赞美奇石为‘立体的画’‘无声的诗’。塔河石作为新疆奇石的一种,在用自己的形状、纹路和特性等表达它的历史,讲述自己的故事。”张百顺说。

  找寻奇石的过程就是探秘大自然

  在新疆生活30多年的张百顺,空闲时间喜欢亲近自然,看到当地有很多品相好的石头,遂产生兴趣。一有空,就会和朋友一起去自然界找寻奇石。

  “塔里木河流域的奇石很多,它们画面感强、线条优美,一来二去就爱上捡石头、品石头、赏石头。”张百顺告诉记者。

  “开始也不太懂,后来与奇石爱好者一起交流学习,外出参观,渐渐摸出一些门道,捡到不少精品石头。”张百顺说。

  退休后,张百顺时间更充足了,他和奇石爱好者不断扩大寻石范围,在塔里木河和叶尔羌河等河流及其支流中寻找奇石。

  “找奇石要吃得了苦,穿戈壁、越沙漠、趟河滩、过激流。”张百顺说,找寻的过程,也是在探秘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。

  “它们经历了沧海桑田,见证了时代变化,每一块奇石都蕴含着历史的密码。”张百顺说,奇石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天然珍宝。

当前,新疆各地赏石、藏石之风盛行。陈健生 摄

  让更多人了解奇石

  几十年来,张百顺捡的石头越来越多,遂萌发建家庭奇石小院的想法。

  张百顺把每块石头洗刷干净后,给它们“穿衣戴帽”,再根据形状大小安放在特制的木头底座上。

  “建家庭奇石小院,可以和朋友、奇石爱好者一起交流,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。”张百顺说。

  “这里的奇石很漂亮,在赏石的人眼中,能发现石之奇、韵、妙、雅、美。”奇石爱好者张秋说。

  凭着对奇石的挚爱,张百顺可谓“一石激起千层浪”。

  近年来,张百顺和奇石爱好者一道,赴乌鲁木齐、兰州、青岛等地参加奇石展。他的“迎客松”“沙漠之舟”奇石作品,分别获得2023中国(兰州)丝绸之路国际赏石文化节精品展一、二等奖。

  2023年9月,张百顺的奇石作品“中华雄鹰”“双鱼图”获中韩第七届国际赏石·寿石文化交流展暨青岛第十七届赏石博览会“青岛杯”中韩观赏石精品展二等奖。

  随着家庭奇石小院名声不断扩大,张百顺打算扩大小院规模,以便收藏更多的奇石。

  “新疆各地赏石、藏石之风的盛行,带动了各种奇石贸易活动的发展。”在不久前的2024第十五届新疆观赏石、和田玉精品博览会上,张百顺告诉中新网记者。

  “我会通过抖音、快手、微信朋友圈推介,把奇石文化与西域文化相结合,让更多人了解奇石。”张百顺说。

  一块石头,见证沧桑岁月;风雕水琢,“讲述”大千世界。(完)

【编辑:胡寒笑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副馆长严俊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

油画《峭壁》是其在2007年创作的,和以往画作中艳丽的色彩、大块的几何不同,这幅作品更偏向中国画的写意风格。峭壁之下,有一棵树,两个旅人在拱门之下,眺望远处的山峰。

透过数据看信心 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阔步前行

但想要研发出更多原创性、颠覆性成果,实现“从0到1”的突破,基础研究还需不断投入。王伟中表示,广东近年来坚持将三分之一以上省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基础研究,先后布局十多批重点领域研发计划。

(经济观察)税收数据折射中国经济有利条件未变

“学会整合专家资源,帮助多个地方政府完成航空产业规划,并着眼国家重大科技需求,开展‘路线图’制定、团体标准发布、学科发展研究等工作,引领航空科技高质量发展。”中国商飞公司ARJ21系列总设计师陈勇说。

哈尔滨:发挥生态圈“集聚力” 集聚各类企业13408家

2024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大会暨解决方案应用推广大会11日在天津举办,会上发布2023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征集成果,并启动了2024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征集工作。

【澜湄印象】缅甸小伙武贤祥:学中文研水电 冀做中缅两国文化传播桥梁

2022年至2023年,文物部门对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、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进行修缮,并依托旧址策划“胡志明同志在广州”展览。展览面积240平方米,实物展品154件,通过基本陈列和复原陈列相结合的方式,多维度地讲好中越革命友谊的故事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